研究院新闻

CEAM首期CSTM/NTC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3-14

3月9日,CEAM第一期CSTM/NTC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培训班开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16家单位共28人报名。

 

本期培训班由CSTM试验技术能力评价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联合我院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CEAM)共同举办。旨在为更好地推广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知识,全面提高残余应力测试人员的技术能力。

 

CSTM/NTC能力认证委员会沈克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进行宣讲

 

首期培训班共为期3天,培训内容主要围绕《ATQ 013 残余应力测试技术》中《ATQ 013.1残余应力测试技术--钻孔应变法》和《ATQ 013.4残余应力测试技术--轮廓法》技术培训。

 

培训课上课现场

 

培训课程分理论课和实操课,涵盖了残余应力测试与调控专业基础知识、钻孔应变法、轮廓法等。课程结束后,经书面、实际操作和试验结果考核合格者可取得CSTM/NTC技术能力证书,纳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试验技术分中心技术人员库。

 

首期28名学员在实验室开展实操培训

 

在培训课程期间,为更好地推广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知识,CEAM还组织首批学员前往中国散裂中子源和溥彦科技园进行参观交流。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参观工程材料谱仪

 

在溥彦科技园参观交流

 

来自钢研纳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杨丽霞表示,这次的培训课对她而言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她说道,她正采用中子衍射技术去研究工程材料的三维内应力分布状态,而钻孔应变法和轮廓法正是评价工程材料的常用成熟手段之一。通过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经验传授,结合通俗易懂、实例丰富的教材,使她能很快掌握钻孔应变法和轮廓法这两项技术的精华,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能更好地规避在使用该技术手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希望可以再次来到CEAM开展相关测试。”杨竞涵是北京科技大学张津教授课题组的一名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铝合金焊接件内部及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等方向的研究,他表示,此次与师兄们结伴来学习培训收获很大,经过老师们的系统讲解,对轮廓法和钻孔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完成培训之后希望能再次来到CEAM继续深入了解学习并开展相关的测试。

 

CEAM第一期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培训班学员合照

copyright © 2016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87785号